欧洲历史发展过程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文艺复兴运动,其不仅推动了人类的文化发展,给世界文化增添了无数的精彩内容,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由于当时文艺复兴运动非常注重人文主义,看中人的价值,促使了人们开始重视生活,逐渐形成了对于体育的认识,并由此产生了体育道德。
加之当时欧洲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发展较快,近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促进社会的转型,适应资产阶级新生活方式及其观念的需要,体育与体育道德在欧洲社会被进一步的认识,并确立了新的意义上的地位与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对人之现实存在的关注。这种从人的完整性角度对人本质的关切,引发了人文主义者对人的教育和培养的理论思索。人文主义者认为教育是把人从自然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发现他自己的人性的过程。
有别于中世纪以基督信仰为核心的教育理论,此时的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神职人员或是会计师,而是要从人的整体观念出发来培养人。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和谐发展的完人——我们所训练的,不是心智、也不是身体,而是一个人,我们决不能把两者分开。
在这种人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培育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逐渐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崇高理想和人文主义教育的最高目标,体育重新进入学校教育的体系,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世纪中期,在思想解放的新形势下,基督教廷对待教育和体育的态度也大为转变。1450年,教皇西尔维乌斯为尚未成年的拉迪斯拉斯写了一篇论题为《论自由教育》的文章表达了自己的教育观。
西尔维乌斯赞同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文主义教育理想,他认为:人由精神和身体两部分构成,人的精神和身体应一并得到发展。作为基督教的教皇有此认识,足见文艺复兴新思潮的冲击力和影响力。西尔维乌斯的教育思想,主要从3个方面阐述了体育锻炼的价值。
首先,他认为学校要通过体育和合理的饮食以增强身体的健康,学校要注意教授学生掌握一定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各种球类、游泳、骑马、体操等都应该成为每日的必修课,学校还应开展各种包含技巧的游戏如球类,这样可以使学生劳娱结合,张弛有度,使学习免生厌恶情绪;
其次,西尔维乌斯认为身体训练应与军事训练相结合,主张学生学习使用弓箭、长矛、投石器、驾车等实用性技能;
最后,西尔维乌斯还从审美的角度阐述体育的价值,认为身体训练既要求身体的健康,亦要求身体的美,人的举止不应随意,应恰如其分,不论是站是坐都应该保持优雅的风度。这种认识无疑是对中世纪身心二元的唯灵主义神学教义的突破,也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西尔维乌斯的教育观和体育观既是文艺复兴新思想的体现,也表现了教廷对待身体和体育活动的态度发生了令人惊异的转变。
由于当时欧洲社会正处在从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过程,文艺复兴带来的思想解放使得体育道德也产生了很多不同于以往的新内容,一方面全面批判以往的宗教神学,进而重视人的作用,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体育的本质就是为了实现人的生命价值;
其次认为体育是对于身体素质修养的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体育还是追求幸福满足人性的重要手段;体育道德的新内容为培养当时社会需要的资产阶级代理人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赋予了体育以社会需要和能够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内容。
资产主义社会注重人权,新体育道德肯定了对人的权力的认知,重视对人格的塑造,体育被尊重以保障个人意志自由和社会进步,可以说其在文艺复兴背景下的创新进一步使得其适应了资产阶级新生活的方式和观念。
文艺复兴以复兴身心一体的古希腊文化为起点,抨击中世纪基督教崇尚灵魂与彼岸世界、贬低身体与世俗生活的灵肉二元论,在社会生产结构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并传播了身心并重、灵肉一致的人文主义新思想,从而以思想解放的方式开启了欧洲的近代化进程。
身体是体育的核心构成因素,对身体认识的变迁往往伴随着体育境遇的变动。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必然带来制度的更新,因之,人文主义者弗吉里奥提出完人教育理想,将体育置于教育场域。
西尔维乌斯以天主教教皇之尊提出身心并举的教育观,足见时代思潮的影响之巨大。实践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处于文艺复兴的特殊关头,古希腊与罗马时代的体育遗存受到发掘和阐扬。
而思想的解禁更是推动了民间本已存在的身体游戏的发展传播,体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休闲消遣的重要活动。
历史地看,文艺复兴时期灵肉一致观念的确立,不仅为当时的体育发展创造了必需的思想和制度条件,更为后来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及其时代的体育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社会观念方面,宗教、神圣中心主义让位于人文主义,人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
从时间上看,近代体育形成于中世纪欧洲解体之后。欧洲的中世纪时期十分漫长,从历史记录和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当时的社会,人们并不看重人的本身的作用,而是信奉上帝,认为人是由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源于上帝的创造。
当时在社会中广为流传的著名的口号即体现了人们对于上帝神学的重视——肉体是灵魂的监狱。
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否定了对人精神束缚的中世纪神学,转而肯定人和人的存在的合理性,对于人体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发展,对人性尊重,对自由渴望,对于现实的生活产生了追求。
以发展人性和人体为己任的现代体育,最终形成并获得发展。因此,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完成的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即人文主义)的转变,乃是现代体育得以从文艺复兴运动而启其端并最终得以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工业革命及文艺复兴运动造成了近代科学的形成与进步,人的生活、人的身体和人体运动,才开始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直到16世纪以前,由于教会的控制,人类对自身和自身运动的认识,仍然充满了谬误与偏见,这阻遏了科学的发展,并使人类对人体及人体运动的认识充满谬误。
从文艺复兴开始,一些医生已经开始从医学的角度研究体育;到了17、18世纪之交,学者们对于人体及人体运动的认识,已经十分接近于现代科学了。
现代体育的先驱们,如卢梭等法兰西的启蒙思想家,意大利、德意志的泛爱主义教育家及其继承者们,正是在对于人体发育及运动实质的科学认识支配下,才有可能开展通过人体进行教育的种种试验。
扫除中世纪神学和古代权威家在关于人体及人体运动的种种认识上的谬误阴霾,冲破设置千年的禁区障碍,是正确认识人体及人体运动的必要前提;而对于人体及人体运动本质的科学认识,则是近代体育得以形成并沿着科学轨道发展的重要基础。
现代体育是由中世纪体育中产生出来的,但是如果把骑士或绅士的体育活动原封不动地照搬照套,现代体育恐怕也难以形成。
因为骑士的或绅士的体育,一地有一地的规则,照搬到大众中去,会无法避免规则冲突而使彼此无法沟通;同样,各地的民俗性体育活动,也因风俗民情之异而千差万别,很难交流。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各国大体统一的体育断不能产生。
因此,体育活动规则的大体统一,与适合大众开展的组织方式的出现,是现代体育产生的又一必要前提和条件。
现代学校方式体育教育的形成,使大众能广泛接受系统的体育教育;运动规则的统一,则使大范围内的体育交往成为可能。因此,此二者,是使体育能够打破地域、等级或文化的壁垒,得以最终摆脱其传统性而成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的全新体育方式的重要前提。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基督教崇尚灵魂、贬低身体的二元论,坚持身心和谐的灵肉一致观。
由思想解放到身体觉醒,对近代欧洲体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体育重新进入教育场域、教廷体育态度的转变、体育理论研究的出现、民间休闲体育活动的兴起。作为一次划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为近现代体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与实践基础。
由思想的解放到身体的觉醒,人们反思并批判基督教神学过度贬斥身体的僵化观念基础,热烈赞美身体,赞美它的性感与美感,身体也逐渐走出了神学的禁锢并走进大众的视野。
由此,对身体的培育和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便成为新潮流,无论在培养完人的教育活动中,还是在市民生活中都处处显露着身体和体育的影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