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汉是当年的民办老师出身。坚守本村小学多年,经历了屡次招教考试,终于转正为正式教师,妻子勤劳朴实地种了二亩地,基本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供给一家人过着勤俭节约的日子,有什么好吃好喝的,善良的农村妇女总是先尽着爷儿俩食用。

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老汉来之不易的工作。夫妻俩只要了一个儿子,李晶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考入了一所重点大学,后来在一家大型公司就业,成为一名骨干精算师。

相对于沧海桑田,宇宙万物,人生就是一瞬间的过程。转眼间,李老师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倾其所有,倾其所有的省吃俭用之财,在自家宅基地上盖起了一个四合院式的漂亮房屋。

老两口安详地居住在一生辛苦的幸福里。李老汉时常回忆着历历往事,就像放电影一样在眼前飘过,妻子为了孩子,保障自己的教学工作,屋里,地里,里里外外一把手,为了这个家操劳至今,如今孩子已成才,安家在城里。

如今自己已进入暮年,想起妻子对自己一点一滴的好,对这个家的操劳付出,就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操老多年的妻子终于积劳成疾,不久便撒手人寰。李老汉伤心欲绝,茶饭不思,目光呆板,整天失意型的度日如年。

忽一日,冬日的阳光,柔和的阳光普照着大地,李老汉眯着眼睛,半躺在大门前的摇摇椅上,意识恍惚,处于半醒半梦之中,就在偶尔地瞬间睁眼之际,眼前飘来一个熟悉的背影,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灵芝”好多日子没有这样响亮的声音了,那身影随着声音扭头一瞧,额头的刘海迎风飘扬,这不就是当年的灵芝吗?真的,千真万确。老汉攒足了全身的力量,顺溜地站了起来,早已驼了的背在一刹那间,也显得那么的伟岸,步履蹒跚地快步走上去,紧紧地握住了对方的手,生怕飞了似的。

对方被这突如其来的现象,先是一抖。,继而看是一位老者,接着抿嘴一笑,“像,更像,不,不,就是。”原来来人是本村另一家带孩子的保姆,后来在李老汉的争取下,在周围好心人的撮合下,两个人终成眷属,并领取了结婚证。

就这样,两个人幸福地生活了二十多年。李老师在无限留恋中撒手人寰。过了五,六年的样子吧!村里要重新规划修路,李老汉的房子恰好在路的中央,必拆迁不可,多年未回家的李晶回来了。

面对手持与已故老父亲结婚证的继母,顿时显得无可奈何,作为遗孀,她可是要分得一大半补偿款的。这个女人到底是什么来历?李晶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弄明白:她在外地结过婚,三个儿子均已成家,并且老公还健在。

李晶把继母告上了法庭。继母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辩论:她与原老公没有领过结婚证,不属于合法夫妻。可是根据婚姻法。在婚姻法还没有出台之前,他已经结婚多年,并且还生有孩子,就算是事实婚姻。法官判定:手持的结婚证系重婚,李晶胜诉。

原来,她是在家受不了吸烟醉酒的老公家暴才出来当保姆的,后来遇见了李老汉,也算弥补了一点儿甜美的爱情。面对暮年,她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境地,对于李老汉无微不至地照顾,周围的好心人是历历在目的。对李老汉的精心照顾,两个人的幸福时光,在周围人之中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几乎成为一代老年时光的楷模,面对法院的判决。显得分外的孤独与凄惨。

这事被一位智者听说了!也是李老汉生前的好友,他站出来主持公道:在认识李老汉之前,她是做保姆出身的,把照顾李老汉二十多年的时光,列成一张消费清单,把李晶告上了法庭。

不久,判决结果出来了,她胜诉:不仅得到了房屋拆迁的全款,而且李晶还要拿出十二万多补偿。真正体现了法治的温度,彰显了法律的公平,正义,面对这样的判决结果:李晶号啕大哭,不仅为失去的钱财而伤心,也是对没有照顾好老父亲而深切地感到欲孝而无亲的遗憾。

她的三个儿子理解了母亲早年的处境,也原谅了她的早年离开。在这种情况下,她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进入暮年的老公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当年的过错,后悔不已。李晶也时常驾车五百多公里的路程来看望她,感激她二十多年来对父亲的照顾。(作者:张波,邓州市城区六小教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